• 新聞中心

    News center

    企陽火鍋展:小龍坎“吞下”蜀大俠,2023欲加速上市?


    發布時間:

    2023-01-14

    企陽火鍋展:小龍坎“吞下”蜀大俠,2023欲加速上市?

    01

    2023開年大事件

    小龍坎全資持股蜀大俠

     

    2023開年,平靜了許久的火鍋業迎來了一件大事:連鎖火鍋品牌小龍坎,全資持股了同為連鎖火鍋品牌的蜀大俠。

     

    天眼查顯示,近期,蜀大俠的主體公司“成都蜀大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”發生工商信息變更,其原有股東四川蜀金超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(下稱“四川蜀金”)退出,新增四川小龍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“小龍坎集團”)為股東,并全資持股。

     

    ◎天眼查截圖

     

     

    消息一出,網友也是意見紛紛。

     

    有人震驚:兩個實力都很強勁的品牌,怎么突然一個就吞并另一個了?經營管理能跟得上嗎?有人猜測:不會是強強聯合,要“搞個大的吧”?

     

    當然,也有網友淡定評論:一家人不說兩家話。

     

    這位網友顯然是對內情有所了解的,因為股權信息顯示,這次從蜀大俠退出的蜀金超盛,其第一大股東——持股41%的吳東,也是小龍坎創始人、董事長及最終受益人。

     

    2019年,蜀金超盛接替萬光友和王云鵬,成為蜀大俠股東。吳東、萬光友和王云鵬,均為蜀金超盛的股東。此次股權變更后,吳東對蜀大俠直接或間接持股25.31%。

     

    ◎天眼查截圖,吳東關聯企業

     

    是不是已經被繞暈了?

     

    我們來捋捋,摘出來關鍵人物吳東,他是小龍坎創始人、董事長及最終受益人,2019年其所在的四川蜀金又投了蜀大俠。

     

    這次他們從蜀大俠退股,以小龍坎集團的身份全資持股了蜀大俠,也就是網友說的“從左手倒騰到右手。”

     

    針對此事,稍早時小龍坎相關負責人回應,其目的在于更好實現雙方品牌長期發展,對資源進行整合。調整后,雙方品牌將堅持前端獨立運營、后端資源整合策略,以優化供應鏈,最終實現合作伙伴門店降本增效,實現多方共贏。

     

    2014年成立的小龍坎,口味上推崇正宗四川牛油火鍋,食材上也保留了四川特色,同時它也是近年來的火鍋出海新秀,官網顯示,目前其已經擁有了33家海外門店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蜀大俠則在2015年成立,爆款“一帥九將”產品集合以及俠寶超級IP的打造,讓其迅速出圈,現有門店600+。

     

    上述負責人還透露,未來小龍坎和蜀大俠兩個品牌在消費者定位、品牌策略上依然會有各自的堅持與區分,小龍坎定位為國民火鍋,蜀大俠為特色文化火鍋。
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02

    上市夢?不是吞了,是合并?

    揭秘背后真相

     
    猜測1:重拾“上市夢”?
     
    這兩年,撈王、七欣天沖刺上市,獲融資的巴奴、珮姐等火鍋品牌,也均有望沖擊IPO,“火鍋第三股”花落誰家,始終懸而未決。
     
    曾擁有上千家門店的小龍坎,誰會說它沒有上市的野心呢?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小龍坎“吞下”蜀大俠后,總門店數將增至近1200家。這個數字已經超過呷哺的門店總數,同時與海底撈的門店數量較為接近。
     
    截至發稿前,據窄門餐眼數據,呷哺共經營餐廳818家,海底撈共經營餐廳1338家。因此猜測,這或是小龍坎加快上市進程的信號。
     
    要說起小龍坎的上市夢,從2019年入駐成都IFS50F辦公樓,便可窺見一二。
     
    猜測2:不是吞了,是合并?
     
    2022,是所有成都餐飲人的噩夢,從疫情、限電、高溫,再到疫情,“一年能正常營業一半時間”是常態。
     
    在三年疫情沖擊下,餐飲行業遭遇重創,舉步維艱。“成都餐飲人擅長資源整合”的做法,也很契合當下的市場環境。
     

     

    這個觀點也更接近真相,日前,蜀大俠火鍋創始人江俠告訴媒體記者,“我們是合并,主要是整合供應鏈,讓兩個品牌跑得更快,把供應鏈做大做強。不是說是小龍坎把我們收了,我們是合并了。”
     
    江俠說,雙方是合作共贏關系,不存在外界所說的吞并與收購。
     
    猜測3:戰略目標出現分歧?
     
    蜀大俠和小龍坎同屬于成都火鍋,成立時間也十分接近,近年來,小龍坎在海外市場表現優異,蜀大俠在子品牌上頻頻發力,外人看來,發展路徑并不一致。
     
    當然,這個屬于飯后談資了。
     
     

     

    03

    餐飲投資餐飲

    2023,并購整合成趨勢

     

    一場疫情,讓資本目光又重新聚焦到餐飲,2021年可以說是資本“捧著錢給餐飲人”。數據顯示,當年餐飲行業平均每3天就有2筆融資發生,總融資金額近500億。

     

    但到2022年,資本熱潮卻在冷卻,今年初至12月左右,全國餐飲領域的融資案例為233起,披露的融資金額為149億元,比2021年少了整整350億元。

     

    火鍋餐見發現,資本冷卻的同時,餐飲企業卻在行動。目前,已有多家餐飲企業在尋找機會,展開收購。

     

    除了小龍坎+蜀大俠,我們在火鍋業可以看到并購整合事件也不少。

     

    有強強聯手存量合并的,比如去年10月份成立的上縱集團:楠火鍋、楊記隆府、杉姐老火鍋、肉桂廚房、曾三仙米線。

     

    ◎上縱品牌發布會

     

    還有投資孵化的,比如大龍燚集團投資牛華八婆、如在蜀等火鍋串串品牌,至膳的譚鴨血、賢合莊、燒江南、灶門坎、天然呆等。

     

    2023年,在資本進入冷靜期后,餐飲企業之間的并購整合時代來臨了!有業內人士認為:在三年疫情沖擊下,餐飲行業遭遇重創,舉步維艱。

     

    諸如海底撈、小龍坎、蜀大俠等火鍋打牌也不得不面臨成本持續上漲,消費降級的風險。

     

    在這一背景下,整合發展是必然趨勢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整合面臨新的管理模式和人員變化,如何規避陷入“收購動蕩”是成敗的關鍵。

     

    不過相比于第三方資本入局追求的聚光燈效應和加固資本陣營,餐飲投資餐飲則更看重品類互補、資源生態整合,這顯然更利于長期發展。

     

    ·END·


     

    在2022年末時,疫情的放開,使消費行業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,特別是餐飲火鍋行業在寒冬結束后迎來了新的發展趨勢,為2022及2021年疫情防控使行業內活力的流失又帶來了無法預計的強大新希望,疫情成為火鍋企業進化和創新的催化劑,使疫情放開后越來越多的火鍋企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,火鍋市場的迭代和增長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,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     

    天眼查數據顯示,我國共有42萬家“火鍋”相關企業,6成以上的企業成立于近五年內。2022年截至目前,新增注冊企業3.3萬余家。中餐標準化做得最出色的火鍋品類,在去廚師化、供應鏈難度低、受眾廣泛且成癮性強的加持下,是一門不爭的“好生意”。據國泰君安的研報顯示,近五年,火鍋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9.5%,2025年火鍋市場總收入將達到8501億元?;疱佉殉蔀椴惋嬓袠I恢復快、吸金能力強的品類,必將在未來迎來更廣闊的商機。


           企陽火鍋展經多年發展沉淀,已成功布局南京、成都、鄭州、北京、廣州五地;輻射西南西北、中部與東南沿海、華東與華南、華北與東北四大火鍋集中區域,企陽火鍋展逐漸成為火鍋行業具代表性與權威性的展示與體驗平臺。


           2023年企陽火鍋展全年5場展會預計將吸引專業觀眾二十五萬余人次,超8000家品牌供應商入駐企陽火鍋展,全年總展覽面積超過30,0000㎡。必將為火鍋企業、經銷商、代理商與行業優質供應商搭建一個高效的一站式火鍋采購供銷平臺,滿足廣大火鍋家人們更高頻的商貿需求。

     

    2022年企陽火鍋展已經圓滿結束,現場依然十分火爆,疫情也沒有阻擋大家高度的熱情,在多方的努力下,2022年火鍋展已經成功完結了,接下來大家可以期待2023成都火鍋展/2023南京火鍋展/2023鄭州火鍋展/2023北京火鍋展/2023廣州火鍋展,將繼續為大家帶來具代表性與權威性的火鍋餐飲一站式供銷平臺。

     

    企陽火鍋展地區分布:南京-成都-鄭州-廣州-北京。

     

     


    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
    [聲明]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

    返回列表
  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